浅析姜文电影视听语言的艺术风格

品牌
电影文学
2018年07月05日 06:32

石亮+王博

[摘要]姜文导演的电影视听语言丰富,具有他独特的个性风格。本文主要对导演姜文电影作品视听语言的风格表现进行阐述,力图从电影的色彩表现、电影的视听效果、电影音乐的使用和电影镜头的运用这几方面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进行分析,找出姜文导演电影作品的可贵之处和个性特点。此外,由于结合了姜文导演的几部经典作品,也可以以实际的电影案例进行进一步剖析,针对不同风格的每一部电影的情节表现等进行叙述,以期了解姜文导演在影视创作上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导演;姜文;电影;视听语言;艺术风格

一、影片的色彩表现

电影的色彩运用是导演个性的一种体现。有些直抒胸臆,有些可以借助于色彩去表现冲击的效果,导演姜文的电影色彩就具有一种文化的体现。

(一)绚丽色彩的表现

姜文的电影有些色彩表现得极为绚丽,例如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其中观众们看到的那种绚烂的金色,真如阳光般灿烂,使人温暖而恬然。暖色调的强烈突出,抒发了那个特殊时代人们的生活激情,也可以反映出导演姜文年少时代的精神状态,他所要反映的就是那样的无拘无束,那种激荡的少年情绪。该片还包含了非常独到的镜头表现就是朦胧美,通透的色彩贯穿影片其中,却是符合影片片名的意味。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导演姜文为了达到暖色的表达,很多的场景道具和背景都被有意做成暖色的效果,追求这种温暖的感觉,好似这就是一种回忆的颜色,是年少时光的过电影。该片最后的颜色处理使用黑白的色调,也同时反映出了成人后的颜色,与年少时的暖色相对比,展示了年少时光的消逝而去,对于青春过往的无奈。电影这样的特殊色彩处理,导演姜文暗示了成人世界的冷酷与年少时光的喜悦的异同。此外,电影厅开始阶段的暖色表现也是炽热的,似乎已经达到了饱和。

(二)黑白色调的内涵

电影的黑白色调的特殊处理也可以起到强烈的视觉效果。巧合的是,导演姜文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鬼子来了》都使用了黑白颜色格调,只不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是部分地使用黑白色调,而电影《鬼子来了》却大篇幅地使用黑白色调,仅在最后血色的处理上使用了红色,使其产生了一种真实得近乎于纪录片的感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冲击。在影视的色彩表现上来看,黑白影像会使人停留在回忆和心理体验上,而《鬼子来了》这部影片由于黑白基调,可以更好地融入抗日战争年代,同时,作为亡国奴的那些农民恐惧的心理表现也通过黑白色调的处理表现出来。此外,导演姜文注重对于影片的选址和道具等的黑白话特殊处理,使该片不仅在形式上成为渲染主题的经典之作,也深挖了该片的内涵,通过特殊的布置,真实感油然而生。此外,黑白色调的处理还可以有效地承载着本片的一定深层意义,尤其是对于马大三的这个人物对待日本俘虏的柔弱态度,就可以利用黑白色调的处理,表现出这个人黑白颠倒、迂腐的性格,就这在某种程度上将黑白色调的处理加之深层意义。最终,马大三是被斩首了,鲜红色的血液浸满了整个画面,这种色彩的表现力很强,将主人公的热血泼洒在了黑白影片之中,他的柔弱和迂腐的态度彻底改变了,也可以说,这有象征着革命鲜血的红色才是对于敌人的反抗,是充满仇恨的宣泄。马大三被砍下头颅后的一笑,或许就是表现他的一种慰藉的情感,完成了主人公马大三从恐惧到柔弱到反抗的脉络表现,使他也从一个愚昧落后的农民变成了一个觉醒了的中国人的形象,强烈的红色与黑白色调的对比表现使影片的色彩对比十分强烈,让人难以忘怀。

因此,可以说,导演姜文的作品运用色彩的表现十分微妙,他都可以从影片的主题和意义出发,进行合理的处理,增强电影的艺术魅力。

二、影片视听效果震撼

导演姜文的作品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他的电影充满了自我的个性,无论是电影的细节表现还是电影的艺术元素等都是如此。很多时候,他的电影主角是认死理的,人物形象十分典型。他的电影还侧重于表现光线的对比,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镜头运用了运动表现,使影片的特殊处理中显得豪放而充满力感,加之独特的音响效果,给人强烈的视听震撼。影片的人物角色的语言和叙事表现也是有序的,增添的一些小插曲,也为影片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或许明显的视听效果是姜文导演所要努力做得,他强调了他的电影自我特征的表现,个性和风格独显,这都是他的电影是十分优秀的地方。但是,或许由于导演姜文的影片做得过于饱满,电影的画面绚丽多姿,音响激情澎湃,但却缺少了某种程度的舒缓,或许这就是姜文导演追求视听极致效果后的一点遗憾。

三、影片音乐的特殊使用

电影中画面和音乐可谓相辅相成,不可或缺,音乐在电影中也可以起到增强叙事的效果,烘托主题,刻画典型的人物性格,推进故事情节的展开等作用。导演姜文不仅对于电影画面的处理做到极致,对于音乐也同样进行了个性化的风格使用,他的电影带有明显的姜文音乐风格。对于姜文导演的浪漫风格体验,分析他的电影的视听特点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巧妙的分析音乐的运用,例如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就出现了几段特殊的音乐,一些经典的音乐歌曲配合了那个时代的故事叙述,合理而充满格调,这些歌曲一般都是革命歌曲,观众的情绪可以被调动起来。此外,影片中还出现了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的幕间曲,营造了激昂的气氛,在这里就是为了烘托出那个时代少年的激情。在大院孩子们打群架的那场戏中,配合了《国际歌》,在此处的处理就是为了凸显孩子们对于斗殴的一种态度,仿佛回到了革命年代的反抗情绪中。这样的处理自然显得有些可笑,但是也同时可以突出他们大院孩子深处的革命环境气氛,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而来的。此外,导演姜文的影片中似乎还总是能出现重复的歌曲和音乐表现,力图形成一种特殊的效果表现。影片《鬼子来了》中出现了日本军歌和一意孤行等歌曲,不断地重复表现,虽然显得刻板,但却从侧面反映了村民们的愚昧的生活状态,现实的无奈一时是无法改变的。通过日军的进攻,不断地重复日军军歌,也可以强调了日本鬼子的气焰嚣张,通过强烈的对比,二者的反差逐渐突出。导演正是利用了两个音乐的重复表现,刻意的进行强烈的情绪表达,渲染了特殊的影片内涵。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音乐也很具特色,该片为了强调姜文导演自己的艺术风格,他找到了日本的著名作曲家久石让进行谱曲。结合该片的内容和格调,作曲家通过该片画面的绚烂和瑰丽,进行了个人创作,经过了长达数月的准备工作。电影的原片配乐令人着迷。此后,经过了不断的修改,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原声形成了,渲染了独特的雄伟格调,也表现了凄美的情感。此外,该片配乐还有几处不同的音乐,尤其是影片开始阶段的吟唱部分,梭罗河的吉他弹唱部分,还有结尾处在戈壁欢唱的鼓乐部分,都很有特点。他采用了激昂的音乐风格,这对于凸显电影的人物角色表现和情感抒发,配合电影的主题和叙事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影片镜头的运用

导演姜文的电影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也许就是他电影的很多镜头的运用,这些镜头使画面具有冲击力和特殊的效果,不同镜头的穿插,也使得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可以置身其中,多角度进行观赏。电影《鬼子来了》就是用了很多的镜头表现,其中,导演利用了场景进行合理的镜头表现,使镜头可以突出该片的内涵。特写镜头在该片的开端就出现,其中交代了电影的客观背景,尤其是对于日军物品的特写就强调了这些。此外,情节的特殊处理也可以运用镜头语言来表现。在全村人被鬼子屠杀的这一幕中,由于村民六旺与日军在宴会上不合时宜地拍肩膀,被日军误以为是戏谑他们,这种中国人友善的方式被日军恼怒,带给了全村严重的灾难。通过这组镜头的交代,就暗示了愚昧的善良注定被恶势力摧残,只有强烈的反抗才能避免出现被屠杀的命运。该片镜头的运用还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穿插处理,一组镜头描写了日军在白天巡逻,一组镜头描写夜晚村里的百姓男女偷情的细节表现,也隐喻着两个世界的强烈对比,生活在自我世界的村民们与横行乡里的日军的强烈反差,同时,这组镜头还真切地反映出了那个时代愚昧百姓的生活状态。此外,在特写镜头的处理上还有几处值的称道,尤其在村民们对于两个俘虏的处理上,不仅反映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还进行了人物的细节刻画处理:汉奸董汉臣为了求生,不惜屈膝求饶,而日本兵花屋小三郎心理较为复杂。因此,在镜头的处理上,董汉臣的面部特写趋于光亮,而日本兵花屋小三郎则暗淡无光,这就对于这两个人物的细节处理和把握有所区别。此外,由于日本兵花屋小三郎心理活动复杂,通过汉奸董汉臣的话语也可以有效地揭示出他的心理变化,当镜头在处理日本兵花屋小三郎用头撞木桩子的时候,汉奸董汉臣鄙视地说了一句去撞石头,又硬又尖,也可以衬托日本兵花屋小三郎的心理的复杂和矛盾。此外,在年三十马大三和鱼儿包饺子的时候,由于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误以为他们村民要杀死他,极为恐慌,主观镜头的出现展示出日本兵花屋小三郎看到了马大三和鱼儿等村民成为日本兵,拿着日本刀要砍死他,由于这组心理蒙太奇镜头的出现,揭示了日本兵花屋小三郎虽然受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但是却是一个怕死的日本农民,他非常恐惧死亡,也害怕被俘虏之后被日军知道,因为没有自杀殉国一定会遭到他们的嘲弄,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他感觉很绝望。最后的那组镜头,当主人公马大三被砍头的时候,之前强调的黑白色彩出现了红色渲染,在拍摄手法上,镜头语言的特写表现,强调了马大三对于鬼子们的一丝嘲笑,唤起了民众们的反抗精神,这样的特写镜头也是该片十分有特点的地方。导演姜文虽然继承了黑白战争片的一些拍摄手法,但也有所突破,创新的地方就是在于细心刻画了民众个人的心理变化,是在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下的一种叙事方式,尤其是抓住了复杂心理变化的个体,丰富了影片的内涵部分。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导演姜文也追求镜头语言的独特性,对于不同情节的拍摄手法,保证了该片具备很好的影视画面效果。影片开端的奔跑,摄影机利用了跟拍的手法,人物角色在疯跑的过程中,镜头穿插了天空、河流、大地和美丽的动物描写,让观众可以感受到影片活跃的气氛和自由欢畅的节奏旋律。

[参考文献]

[1] 朱大可,张闳.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顾峥.新时期中国电影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3] 王志敏,杜庆春.理论与批评:影像传播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叙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4] 陈旭光.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刘萍.影视导演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 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石亮(1979—),男,吉林长春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王博(1982—),女,内蒙古通辽人,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

奢尚网©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人物 生活 电影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