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凡达》是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一部科幻电影,历经四年半制作,斥资5亿美元,《阿凡达》的故事是讲述一个因战争而导致下身瘫痪的前海军战士Jake Sully,替死去的同胞哥哥去潘多拉星操纵由人类基因和纳威基因结合而成的“阿凡达”这种混血生物。在这部影片中每个人物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性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性,都值得我们深思,在这矛盾性的背后是人物内心价值观、世界观的挣扎。
[关键词]《阿凡达》;矛盾性;自然;人生意义《阿凡达》是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一部科幻电影,历经四年半制作,斥资5亿美元,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他开始了好莱坞电影的新纪元,开辟了3D技术的新天地,他带给人们的视听体验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此作品从2009年12月上映,截至2010年9月,就创下了27亿美元的票房纪录,是全球电影史上的最高票房。该片自从上映以来获得的大小奖项不计其数,从最佳导演奖到最佳影片奖到最佳艺术指导奖等等。何等的魅力使得《阿凡达》有着这样不凡的成绩?
《阿凡达》主要讲述的是人类想要征服霸占潘多拉星球而最终被该星球打败的故事,讲述一个因战争而导致下身瘫痪的前海军战士Jake Sully,替死去的同胞哥哥去潘多拉星操纵由人类基因和纳威基因结合而成的“阿凡达”这种混血生物。JAKE的目的是打入纳美人部落,说服他们自愿离开美丽的家园,以便于人类能够砍伐该地的原始森林,并且开采能带来高额利润的“不可得(unobtainium)”矿石。在将近3个小时里,惊心动魄与温情同在,既有好莱坞代表性的个人英雄主义,又有传奇色彩,既有正面的人物,又有像上校MILES QUARITCH这样的反面人物,还有在正面与反面挣扎的JAKE。情节跌宕起伏,回味无穷。
在这部影片中最令人深思的还是影片中的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矛盾性,在这矛盾性的背后是人物内心价值观、世界观的挣扎。正是因为这些矛盾性的冲突才使得整部电影呈现出超出电影本身的魅力。
一、关于阿凡达
在影片中,阿凡达是集正面形象与反面形象于一身的人物。这部影片借阿凡达的口控诉了人类对环境的不友好,是人类毁灭了地球,而现在又要毁灭美丽的潘多拉星球。与其说作者表达人类对环境的不友好,不如说是人类对自身的失望悲观。就像阿凡达这个人物,在影片开头,导演就介绍到JAKE是个下身瘫痪的海军陆战队士兵,靠着救济金度日,没有多余的钱去治疗瘫痪,没有未来,双胞胎哥哥又去世,他的人生就这样跌到了低谷。这个人物形象的选取,导演不是没有意图的,到第一次成为阿凡达的时候的兴奋,我们能理解那种兴奋,那种渴望健全的心情,只有成为阿凡达时,他才能找到自我,他不再是下身瘫痪的军人,而是一个健全的人,这个人物的本身就是矛盾的,健全与瘫痪的对立。JAKE几乎是一开始就决定了他宁可当AVATAR也不愿意当人类的意愿。
所以在遇到了真正的纳美人部落和NEYTIRI之后,他那颗叛变的心蠢蠢欲动,是选择一个美丽的部落还是选择坐在轮椅上关在基地的瘫患者,这个选择不言而喻。阿凡达在选择中似乎是没有任何的挣扎的,因为他是那么渴望自由,渴望美好。在影片所有的“好人”中,只有JAKE是最坚决最顽强反对RDA和雇佣兵的,因为不管是AUGUSTINE博士还是女飞行员CHACON他们对纳美人的帮助都是出于对纳美人的同情和对GUARITCH上校的“看不惯”,只有JAKE是因为真正喜欢在潘多拉世界才决定“叛变”的,JAKE的正面形象与反面形象的不断冲突,使得我们对其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二、关于女主角NYTIRI
影片中的女主角NYTIRI,是我们在影片中接触得最多的纳美人,这也是纳美人典型的代表,至少在JAKE的眼中是这样的。NYTIRI也是矛盾的结合体,她对JAKE的态度从排斥到相爱,从分开到复合,经历了分分合合,也可以看做是JAKE逐步融入纳美社会的过程,由开始的不被接受到后来的被尊敬。男女主角经过三个月的朝夕相处,培养了感情,JAKE在NYTIRI的指导下从什么都不会的白痴状态变成了一个勇敢的猎人,这也使得JAKE身上的一些人类特有的特点逐步显现出来,比如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建立感情,JAKE显得比那些野蛮的打猎人要强得多,毕竟他是受过人类文明教育的。NYTIRI亲眼看着JAKE的进步,也一点点陷入与JAKE的爱情中难以自拔。
NYTIRI是两大长老的女儿,也是精神领袖的接班人,她在纳美部落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这样一个人成为一个阿凡达人类的“女人”,除了原本和她是一对的苏泰以外,纳美人对JAKE和NYTIRI的结合都没有任何意见,由这一点可以看出来纳美人虽然野蛮,但也不是一味排外盲目仇恨的部落。我们在AVATAR基地看得出,纳美人对人类的态度比人类对纳美的态度要好得多, AUGUSTINE博士早年在纳美人中间办学校,教纳美人英语,和纳美小孩合影留念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纳美人对人类的态度,其实比人类对纳美人的态度要好很多,至少在一开始有一段人类和纳美人的“蜜月期”。在蜜月期中和那美人打交道的主要是科学家,真正令纳美人疏远人类的是RDA和雇佣兵的介入。
JAKE和NYTIRI在祖先树下“结合”后NYTIRI说“我是你的了”。尽管纳美人对婚姻和伦理是很严格的,但是这种严格不同于古代封建的伦理道德。纳美人中的女性地位并不比男性地位低,甚至还比男性有威望,应该还处在母系社会。在那个以母性为主的社会,是没有女人从属男人这个概念的。他们所谓的属于应该是一种因爱情而形成的超乎常人的关系,是心灵相契的一种关系。纳美人说的相互属于,应该是指两个人因为爱情而形成的一种超乎常人的关系。
三、关于AUGUSTINE博士
AUGUSTINE博士作为人类理性的代表,作为一个植物学家,她在潘多拉生活了很长时间,她是了解那个星球,了解纳美人的,她尊重潘多拉星球的万物,她也尊重纳美人,最后她明白了圣母的真实存在,可谓是得到了最后的真理。导演虽然表达了对人类的批判,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的理性和科学的信心。在雇佣兵准备进攻家园之树时AUGUSTINE博士向开发商和QUARTICH上校讲述了潘多拉生命体的巨大价值,但是那帮只知道赚钱的奸商和只知道打仗的蛮子实在是听不进去,于是战争无可避免。
这更像是人类的悲哀,人类不能像纳美人那样心灵相契,只能用语言来交流信息和思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障碍才是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导演设置这一人物也是想告诉人们,生命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那就是科学,科学是理性的,是客观的,在没有心灵相契合的时候,也能证明某些东西存在的真正价值。
四、关于纳美武士苏泰
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角色。他深爱着女主角,他们以前是一对,但是不知道他和女主角是否真的心意相通。如果是的话,那么纳美人还真把婚姻当儿戏,这我们暂且不讨论了。如果不是的话,苏泰是部落首领的接班人,部落首领和精神领袖,好像就应该是一对。如果这样的话就说得通了,苏泰作为部落首领接班人,自然会在以后和精神领袖接班人NYTIRI成为一对。只可惜出来一个JAKE,于是苏泰就悲剧了。
苏泰对人类和JAKE充满了敌意。在人类毁灭家园之树的时候,苏泰不顾双方的实力悬殊,坚决地保护自己的家园,可见他对人类的仇恨以及对家园的爱护。他怨恨人类的原因或许在于JAKE抢了他的心上人。但是在JAKE成为魅影骑士回来重新统领纳美人的时候,他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JAKE并肩战斗,苏泰象征的是纳美人的大气与慷慨,在部落利益与个人 仇恨之间,他选择了部落,这种顾大局的作风充分展现了纳美人的团结。最后他的阵亡很英勇,其实按照好莱坞的一贯作风,像这种男主角的情敌,却后来成为男主角左膀右臂的人物,死亡基本上是没有悬念的。
五、关于QUARTICH上校
QUARTICH上校是一反面人物,一部电影中反面人物的存在是为了突出正面人物,所以必不可少,于是QUANTICH上校就粉墨登场了。导演对这个人的着笔不多,但是人物形象却血肉饱满,十分出彩,没有反面人物的反差就无法突出正面人物。如果说RDA的那个用茶杯打高尔夫的官员象征的是人类的贪婪,那么QUARTICH象征的就是人类的自大和敌意。他拒绝去理解潘多拉和纳美人,仅仅是固执地认为潘多拉是地狱,纳美人是野蛮人。这又是人类无法理解他人的悲剧。QUARTICH的性格,卡梅隆是靠一些小细节来展现的。
六、关于圣母和纳美女首领
圣母,在纳美人的眼中是存在的,不管是不是迷信的,确实存在。AUGUSTINE说的潘多拉星球上动植物之间奇妙的链接,其实就是圣母,潘多拉上的每一个生物都是圣母的一部分。有两个部分很关键,一个是飞舞的树精灵种子,另一个就是纳美女首领。
树精灵种子停留在JAKE身上是圣母的意愿,圣母作为超智慧的生命体,一定是觉察出了什么,所以要委派JAKE来拯救潘多拉星球,尽管充满传奇玄幻色彩,但符合人类对超能力的心理期望。圣母在这部影片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她像是一个救世者,其实是纳美人心中的善意,是纳美人对自然的敬畏的表现形式。圣母首先让JALE成为纳美人中的一员,然后又在紧要关头让所有动物一起抵抗人类的进攻,配合JAKE扔进女武神飞机的手雷造成了人类的团灭。圣母的如意算盘其实很明确:用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消灭人类的有生力量,再由一个了解人类弱点的人来最终保护先祖之树。为了这个计划,圣母总是在关键的时刻显灵,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女首领是纳美人和圣母交流的桥梁,她能看到纳美人看不到的东西,于是她不顾一切反对亲自指导JAKE,当然这也是JAKE爱上NYTIRI,并且爱上了潘多拉的主要原因。如果是苏泰来指导JAKE,或者就是另外一番故事了。还有一件事就是,JAKE被人抛弃,被挂在架子上等死的时候,也是女首领不顾一切反对救了他,因为只有女首领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是我相信她是出于圣母的意愿行动的。女首领其实是圣母在纳美人中间的代言人,和神树精灵一起执行着圣母的计划。
影片中的纳美人是合成的,是以全国各地的土著居民为样本的,他们以自然为神,尊敬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纳美人相矛盾的是现代人,他们拥有高科技,不断从自然中攫取高额的利益,不信神,与自然为敌。 “阿凡达”一词源自梵文,意指神在人间的化身。影片中的阿凡达是纳美人和人类的合成体,这是卡梅隆的隐喻:希望人类既要拥有现代的科技头脑,又拥有古人的信仰灵魂。
大自然就是我们的神,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她说过,一个力量的网络贯穿着整个生物链。”生物链是环环相扣的,任何一环的破坏都可能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何况如今我们的物种正在被人类加速消亡,这样最终的后果就是危害到人类自身。“一个生命的终结,意味着另一个生命的重生。”死亡并不可怕,但尽量不要以牺牲别的生命和种族为代价。片尾纳美人与人类混战的时候,森林中的猛兽倾巢出动,最终战胜了人类。人类的行为已经激怒了动物,这也是卡梅隆要表达的重点,希望人类能够转变生存方式,保护自然,竭泽而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人类的贪婪已经触及了美丽的纳美人家园,就像我们万恶的足迹不顾后果地在这个世界上扩张,最终带给我们的将是无穷的悔恨。看完这部影片,随着阿凡达的眼睛去观察那美不胜收的潘多拉星球时,跟着他体会心灵的震撼与重生,尊严与救赎。我们复杂、矛盾,罪孽深重;但同时也单纯、脆弱,希望永存。
[参考文献]
[1] 杨开富.解析《阿凡达》的数字意境[J].包装工程,2010(12).
[2] 应璐珺.无与伦比的科技;阿凡达[J].今日科技,2010(01).
[3] 李道新,王壵,刘继明.《阿凡达》:3D电影元年的未来启示录[J].艺术评论,2010(03).
[作者简介] 武琳(1978—),女, 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