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 3 点,你也可以拥有少女感

品牌
全球时尚
2018年04月18日 19:16

大部分女生都希望能够被宠溺上天,但是这种事往往只发生在电视剧中。不过你有没有发现,电视剧中受欢迎女主一般都长着张少女脸。少女脸不仅在剧中备受男生的宠爱,现实生活中少女脸的女生一般都很受欢迎。可以说男女老少通杀,今天,Madam 就分享几个 " 少女感 " 的关键因素,让你也拥有人见人爱的少女脸。

秘籍一:光滑白嫩的肌肤

少女脸最最关键的是要有光滑白净通透的肌肤,满满的胶原蛋白,通透水嫩就像初中小女生,周冬雨的肌肤就白嫩光滑。

半丸子头加上鼓腮的小动作,这样的冬叔根本未满 18 岁好么?想戳脸!

天生拥有光滑白嫩肌肤的小仙女请继续保持,勤快护肤,留住这份天然美。肌肤状态不是很好,偏黄或偏黑的小仙女,想要拥有少女感,除了日常的护肤工作以外,可以挑选一款清透的底妆产品。

✦记笔记!✦

哪些底妆产品可以让你拥有少女肌呢?

少女感底妆推荐

Lancôme 菁纯臻颜精华粉底液

参考价:920 元

很滋润 流动性好 非常轻薄

这款粉底液基本 0 妆感,透亮一整天,还有精华成分,卸妆洁面的时候都是光滑滋润的状态。妆面呈现自然光泽感,不假面,保湿,不存在起皮现象,干皮很适用。(就是有点贵)

少女感底妆推荐

YSL 超模粉底液

参考价:419 元

质地偏稀 流动性光泽感

相较来说正常价格的粉底液可以选择这款,上妆清透,遮瑕效果还算可以,妆感透亮,也适合干性,混合偏干性肌肤使用,不油腻,持妆效果还算 OK,清透感给好评!

少女感底妆推荐

make up for ever HD 高清无暇粉底液

参考价:320 元

适合皮肤状态还不错的混合肌肤使用

这款底妆滋润度服帖度持久度均满分,涂多了也不卡粉,遮瑕力适中。清透,自然 不浮粉,干性肌肤使用前要做好保湿工作,质地比较稀,很好推开,半哑光半透明妆面。很适合少女感底妆。

秘籍:饱满红润的苹果肌

因为小美好这部网剧大火的沈月也是少女感满满,女生看了都会爱上的女生,近日,沈月还和一样少女感满满的金莎一同出游,贴脸自拍也太可爱了吧!

相似的人都玩在一起了,看着一系列合照好少女,饱满红润的苹果肌无论是微笑还是扮鬼脸都萌萌哒!

日本很多女星都很重视苹果肌的妆容,不管是石原里美也好,还是新垣结衣也罢,又或者是森绘梨佳,她们脸上的两朵腮红看上去就像是水蜜桃一样。

Pony 作为最贴近我们的亚洲人,她的腮红示范也更具有借鉴价值。少女肌的腮红画法学起来哟!

1、首先用手指沾取适量血色感的粉色腮红膏,在手心按压去除多余膏体,在眼下位置轻压上脸,使妆效清透自然。

2、用化妆刷将橘色腮红轻扫在苹果肌上,和粉色腮红膏相连接,渐变的感觉可打造出元气满满水嫩的效果,还能让脸颊 " 膨 " 起来。

3、腮红刷蘸取少量紫色腮红轻刷在内侧,使三个颜色渐变柔和在一起,最后,可以在鼻梁上打些浅粉腮红,可以给你增加一点点粉嫩的可爱感。

哪些腮红可以打造少女感呢?

少女感腮红推荐

Burberry 情人节限定款腮红

参考价:498 元

不管是叠刷还是单刷都很好看,显色自然

少女感腮红推荐

NARS deep throat 正蜜桃色

参考价:336 元

粉质细腻,时间越久越自然,低调的微闪

少女感腮红推荐

CLINIQUE 小雏菊系列腮红

参考价:139

粉质细腻,服帖自然

秘籍:活泼的水润大眼

元气少女陈意涵,即使大发现在已经过了 30 大关,依旧少女感满满,一双永远带着笑意的灵动大眼睛功不可没。

除了陈意涵,沈月和石原里美也是大眼睛女孩一族,自带笑意的活泼双眼加上明显的双眼皮,永远一副孩童般的纯真感。

没有天生大眼的小仙女也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化妆来改变眼形,少女感眼妆的重点在于放大眼睛和粉色系眼妆产品的选择。可参考以下眼妆画法。

1、首先用裸粉色的眼影打底,注意打底时不要超过眼窝部分太多。

2、用小刷子蘸取深棕色眼影,点涂在眼尾部分加深眼眸,有放大眼睛效果哟,使你的眼睛看起来更加深邃和炯炯有神。

3、 用酒红色或者深棕眼线笔画外眼线,在眼尾部分画出一个小三角。

3、 选择香槟色的珠光眼影,画在卧蚕位置,放大眼部细节,可以画出笑着的卧蚕感。

哪些单品打造可爱的笑意大眼呢?

眼妆单品推荐

美宝莲广脚旋转刷头睫毛膏

参考价:119 元

360 度延展,告别苍蝇腿

眼妆单品推荐

glo&ray 光芮精巧持久液体眼线笔

参考价:79 元

极细笔头,着色细腻,不晕染

终极秘籍 - 阳光治愈的笑脸

少女感妆容完毕后,再一个阳光治愈的笑容才是少女脸的终极必杀绝招,没有人会不喜欢一个开心的小女孩。

点赞一下,不用化妆也元气满满哦 ~

奢尚网©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石原里美 元气 陈意涵 新垣结衣 周冬雨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